首页 > 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初三上册化学教学计划(通用3篇)

初三上册化学教学计划(通用3篇)

初三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初三年级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务处、年级组对学科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强化化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争取进入全市前列。

  一、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

  2.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

  3.优化教学情景,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课堂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求真务实,培优转差有成效。

  6.争取期末年级平均分不低于全市第5名。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三上午第三节课后。

  三、具体措施:

  1.学习新课程标准,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上的问题。

  2.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定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措施。

  3.每章统一进行单元测验,统一评分标准,并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进行测后总结分析,写出总结分析报告。各单元测验试卷的命题教师安排如下:

  章节命题教师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阶段性测试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期中复习测试

  第六单元测试

  第七单元测试

  第八单元测试

  第九单元测试

  期末测试复习

  各单元的测后总结分析报告由试卷命题教师负责,报告主要包括:

  (1)各班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2)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3)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制定补救措施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

  (4)出一份相应的补差试卷。

  4.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单元测试等)。

  5.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听课活动,本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6节。

  6.第5周期中复习研讨;第16周期末复习研讨。

初三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2)班的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对化学的学习,我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优等生已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并对化学学习充满了信心及浓厚的兴趣。第二类:中等生及部分优等生中大多对化学学习热情较高,但是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第三类: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二、教学任务及要求

  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的九至十二单元及总复习。要求学生能记住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化学用语的意义、写法;记住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以及常见无机物的命名、分类、组成和相互反应的一般规律;记住常用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根据一些简单化学事实、和实验现象识别物质或物质的性质;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方法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并加强课后反思。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4、讲究“巧练”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6、跟踪检查。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周授课内容

  1

  2。13~2。17

  溶液的浓度、常见的酸和碱

  2

  2。20~2。24

  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3

  2。27~3。3

  生活中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4

  3。6~3。10

  化学肥料、第十二单元内容

  5

  3。13~3。17

  月考复习、月考

  6

  3。20~3。24

  试卷分析、春游

  7

  3。27~3。31

  (第一轮复习)第一、二单元复习

  8

  4。3~4。7

  第三、四单元复习

  9

  4。10~4。14

  第五、六单元复习

  10

  4。17~4。21

  第七单元复习、期中考试

  11

  4。24~4。28

  期中试卷分析、第八、九单元复习

  12

  5。2~5。5

  第十————十二单元复习、复习检测

  13

  5。8~5。12

  (专题复习)(1)实验基本操作(2)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

  第一次模拟考试

  14

  5。15~5。19

  (3)物质的鉴别、提纯与推断(4)实验设计

  15

  5。22~5。26

  (5)信息情境题(6)开放性试题

  16

  5。29~6。2

  (7)综合计算题(8)科学探究题

  第二次模拟考试

  17

  6。5~6。9

  模拟题训练

  18

  6。12~6。16

  模拟题训练、第三次模拟考试

  19

  6。19~6。23

  辅导

  20

  6。26~6。27

初三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篇3

  本学期我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简析

  学生在进入化学课堂之前,已经对一些化学制品和化学现象有所接触,他们可以列出一些简单的化学制品和化学想象,作为初三学生,从心理和知识背景上都已初步具备了学习化学的条件。他们对许多化学问题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想象,有着渴望了解化学知识的强烈愿望,对第一节化学课学生们会感觉既新鲜又激动,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化学这一学科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了解不多,有待于老师的培养。

  二、教材总体分析

  教科书重视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性的呈现方式吧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物质观。比如认识了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空气,水,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溶液,酸,碱和盐等等;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分子,原子,元素等。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些内容的选择都能体现知识和技能。能初步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述有关的化学信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体现了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

  四、教学、教法设想

  初中化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给学生打好基础,同时要学生注意激发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指导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寓思想教育与教学之中,以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