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演讲稿 > 重阳节演讲稿

重阳节传统习俗演讲稿(通用3篇)

重阳节传统习俗演讲稿(通用3篇)

重阳节传统习俗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由来已久。但您是否知道这个习俗的由来呢?关于重阳节登高的.由来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并嘱咐桓景回去搭救乡亲:“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瘟魔来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

  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久而久之,登高便宴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

  重阳节快要到了,很多人都开始为家里的老人准备礼物了。重阳节送什么礼物才是最贴心的呢?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记得给老人送上一份心意。

重阳节传统习俗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饮酒赏菊登高望远,思念亲人。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时,不禁吟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种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宋女词人李清照在重阳节时思念亲人,写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忧愁。

  重阳节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关爱老人也同样是关爱我们的将来。作为21世纪的我们,敬老爱老的道德意识就显得更必要了。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去感恩吧!

  学会感恩,应当首先学会感恩父母,感恩长辈。都说隔辈亲,当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父母变成父母及祖父母的双重身份时,他们把余生都放在了我们这里,没有时间享受,只有整日操劳,他们每天都精心地为我们准备着可口的饭菜,默默地收拾着我们杂乱的书本,然后微笑着看着我们一跌一撞地走着,并时不时地用他们温暖的大手扶起滴着泪水的我们。你问:那怎样才能做到孝呢?我想反问:你是否在爸爸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奶奶的生日时打个电话?在姥姥烦恼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给他们亲自做一顿也许算不上可口的饭菜?你可曾记得关掉吸引你的电脑,在灯下与他们说说自己的快乐与烦恼,听听他们的唠叨?

  其实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你做到了吗?如果没有,赶快行动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重阳节传统习俗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专家、疾控老人:

  大家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值此重阳、国庆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大家欢聚一堂,在这幸福开心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市疾控中心的全体职工,向在座各位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九九重阳节恰逢国庆长假4月5日,为此,中心在家班子提前与大家欢度九九重阳节,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年朋友开心愉快、健康幸福!

  退休人员是中心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座的老领导、老专家、疾控老人,你们经验丰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市中心重要的人才资源。忆昔日,疾控事业的发展蕴含着你们的劳动和智慧,凝结着你们的青春和汗水。看今朝,中心的蓬勃发展,有你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你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仍然为疾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建言献策,默默关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在你们的身上凝聚着疾控人的优秀品质,你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美莫过夕阳红。祝愿在座各位:珍惜时光、享受生活、创造快乐、收获幸福!在此,请允许我,把一首重阳诗赋献给大家:

  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振兴九州心不老,祝与青松永同龄。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