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一年级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通用3篇)

一年级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通用3篇)

一年级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1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还从没有接触一年级的小朋友,更不用说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了。说真的,刚接手时我还真担心,甚至有些束手无策。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近两个学期的实际摸索,对于如何开展一年级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已有几分感触,希望能和像我一样热爱教育工作的朋友们探讨。

  一、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要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我就对他们进行了如下的要求:1.早睡早起,明确作息时间。一年级的新生要从幼儿生活转变到童年生活,他们还需要一个短暂的转变和适应的过程。幼儿园时,小朋友们一日三餐和午睡都是在学校,他们的学习主要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而进入一年级不仅他们的生活规律改变了,学习任务也增加了。充足的睡眠就成为孩子们开展学习活动的精神食粮。2.讲文明,懂礼仪,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一年级学生,刚刚踏入接受正规学习教育的门槛,对学校的一切都是好奇的,他们纯洁的心灵易于接受教育信息,能够认真听从教师的教育,是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黄金阶段。所以,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至关重要。比如:见到老师、长辈或同学要问好;课间不追跑打闹、不乱翻同学的书包、不踩草坪、不攀折花木、不乱扔杂物等。3.守秩序,重安全。乘车、购票等要排队;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上学放学走人行道,不在路上跑和玩。4.做事要专心,上课要用心。小孩都很贪玩,再加上在上小学前都没有约束,他们常常是“一心多用”。教师要在家长的配合下要求他们做到看书要用心,作业要专心,一定不能边做边玩;每次作业后家长要督促他们自己把书包整理好,久而久之就可避免了他们日后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

  二、抓好课堂常规,约束言行。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好动、自制力差是一年级学生的一大特点,如果没有规定去约束和规范他们的言行,他们会更加随意,教师就难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规定上课铃响立刻进室,安安静静地坐好,等待老师来上课。为了更好的调控全班学生,我编了如下口令:“一二一,坐整齐;小手放在小背上,小小嘴巴快闭上。”对于课堂上走神、听课不认真、搞小动作等不良习惯,老师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制止,促使他们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

  时间已经走过了一个学年,孩子们渐渐地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看到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听到一声声“老师好”,我心里感到一种满足和幸福。

一年级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2

  今年我有幸教一年级语文,通过一段时间的识字教学我感受颇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然。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阅读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重点。我认为要想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识字量,在教学中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识字教学,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

  第一,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我根据孩子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在教学中穿插各种小游戏。如在教孩子学习了一些生字以后,为了巩固孩子的记忆我经常采用开火车,摘果子,找朋友,猜谜语等方法。特别是摘果子游戏最受学生欢迎,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请学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篮子去摘果子,当孩子们摘下自己认识的字时非常高兴摘了满满的一篮子果子很有成就感。因此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孩子处在一种快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喜欢学习增加孩子识字的记忆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记忆为主,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课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鸟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这些字都和实物有相似之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后再识记,就轻松多了。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学习“禾”这个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还要多一撇,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头是弯弯的,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第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来进行识字教学,我们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能帮助孩子们识记。如在学习《在家里》这一课,沙发,茶几,电视,电话,台灯、书架、挂钟、报纸都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的实物,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汉字与实物的对照,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这些图片对学生记忆识字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第四,做动作学汉字。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动作的词语,可以用肢体来进行表演的。如在学习《操场上》这一课,动作的词语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这些词语都和动作有关,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先做一做动作。第一组的词语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组的词语都是用脚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过动作表演,学生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兴致极高,学生学起来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来识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汉字,如商标,日用品,广告,路牌,超市购物等等,无处不在。如:我让学生搜集食品上的商标和包装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认识,孩子的兴趣很浓,从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汉字。而且孩子们之间还进行了交流,我让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汉字,平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识字量。

  另外,我还布置学生每周做一个“识字擂台”的活动,每周安排一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三个生字,孩子把字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知道的可以来介绍,不认识就由事先准备的同学介绍给大家,起初多数孩子只会介绍自己的名字,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现在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了,而且对这个活动的热情度参与度极高,可以说是乐此不疲。

  当然,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我只是把自己用得顺手的拿出来请大家帮忙给看看,也可说是帮门弄斧了。感谢大家的倾听!

一年级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3

  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态度、快乐的成长是每位家长和老师的心愿,老师在教给孩子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内容。班级安全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安全稳定是班级提高整体成绩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一直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在教学中我不但对孩子们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及基本安全技能的传授,而且在课余时间我也会注重观察孩子们的活动,只要发现了某个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或者活动存在不安全因素,及时纠正并进行讲解,讲清原由使其懂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为了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我还经常进行一些针对性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提醒。我始终把安全提醒工作置于重中之重,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防范,对新型的不安全因素和成因,做到及时提醒,并讲述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孩子们进行督促,经常在每天放学进行交通安全警示提醒,每周末或节假日进行假期安全提示,每月结合学校教育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教育,教会学生在校期间,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体育课,都必须在

  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不得随意离开集体单独活动或不听指挥随意乱跑,遇到他人生病、遇险等,要及时报告当课老师,听从老师安排,并且指导学生会正确使用求救报警电话和迅速找到附近的成人帮忙,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能够正确处理遇到的问题。

  2、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利用班会、体育课、午休等时间开展预防性安全教育,使学生懂得在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方面基本防范措施,掌握一定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在夏季教育学生不买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不卫生的水和饮料,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

  3、加强检查及时纠正。每天每节课都实行上课点名制度,让老师小助手报告在校人数给上课的老师,及时掌握到校人数的变化,了解学生增减原因,知道学生在哪,在干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样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处理,对突发生病或其他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学校、联系家长、联系取得其他保障方式。

  4、家校合作确保安全。一是建立学生家长的联系名册,及时有效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加强沟通,了解学生精神情绪和身体状况。二是充分利用“翼校通”安全提醒系统,保证学生进出校园准确时间,能够及时提醒家长,掌握孩子的动向。三是强调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注重实践,教会孩子不仅是在学校、在家、还有家校以外的公共场所,更要认识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重要性,切实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

  今后,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学习环境的营造,将安全教育及安全提醒工作纳入到常态化教育之中,进一步重视安全常识性预防性教育,尽心尽职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工作。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