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中班教案 > 中班社会教案

中班社会教案:自己被别人打了怎么办(通用4篇)_中班社会教案

中班社会教案:自己被别人打了怎么办(通用4篇)

中班社会教案:自己被别人打了怎么办 篇1

  设计意图:

  近年来关于儿童侵害的案件频繁发生,很多人感叹这个社会怎么了?怎么忍心对这些花朵下手,在我看来是我们的性教育缺失和幼儿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导致的。中国著名儿童性教育研究专家——胡萍老师曾在她的《善解童贞》一书中提到:幼儿在三岁左右时,可以通过自己的性器官与异性性器官的不同来确认并理解自己的性别。孩子的全面成长,这期间当然也包括了他们的性成长,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爱自己并且提高对自我的保护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男女有别并知道身体的隐私部位及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

  2、让孩子知道危险来临如何保护自己。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让孩子知道自己及如何保护隐私部位。

  活动难点:

  让孩子知道在遭遇危险时敢于反抗,并积极想办法让自己人身得到安全。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远离陌生人》。

  通过讲述PPT让幼儿知道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零食玩具,并能够勇敢的拒绝。

  二、出示PPT《单独在家不开门》。

  通过讲述PPT让幼儿知道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坚决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出示PPT《特殊部位要保护》。

  通过观看PPT让幼儿知道自己的隐私部位在哪里,并且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

  四、听儿歌《提防怪叔叔》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教学纲要》指出,要培养孩子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幼儿不是被动的“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护幼儿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为了让小班幼儿掌握发生危险时的保护,逃离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长,因此我设计和组织了《我会保护自己》这个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活动中采用了综合性、趣味性、直观性较强的图片PPT,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各种感官,让他们更直观的了解危险及求救方法。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感十足,对活动的内容很感兴趣,但我觉得活动的形式还应该再丰富些,力求与各个领域相结合,可以适当的配上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等,来唤起幼儿对自我保护方面知识的了解欲望,效果会更好。

  在幼儿进行思考过程中,我始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幼儿角度进行思考,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及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得到满足。

中班社会教案:自己被别人打了怎么办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都会保护自己,而且它们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积极参加活动,有进一步探索动物保护自己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事先通过看书.看录象.问成人,对动物过冬的方式有所了解。

  (2)录象:“动物的自我保护”;几种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简单图示。

  (3)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对动物保护自己产生兴趣。从故事“老虎来了”中的动物是如何对付老虎的例子,引发幼儿思考各种动物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2)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几种常用方法,扩展幼儿已有的知识。

  A.幼儿观看录象,初步了解录象中小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B.再次看录象,进行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的归类,出示方法代表图片和相应的动物的图片。

  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3)游戏:会保护自己的小动物。巩固整理幼儿的知识经验。幼儿选择各种动物头饰扮作小动物,当教师出示保护方法的图示后,幼儿看是否所选的动物相同,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延伸:在活动中,可以继续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其他方法,以及人们是如何把动物的自卫方法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的。

  课件:反映青蛙.乌龟.刺猥.黄鼠狼.兔子.毛毛虫六种动物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录象。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很活跃,幼儿们的回答也很积极,本次活动在课前我收集各种有关动物保护自己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活动开始开始部分运用动画模式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通过故事引出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课件内容的制作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利于孩子的讨论、交流和学习。使幼儿了解到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理解。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如能在幼儿操作动物图片进行归类时,在材料准备上更充分些,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

中班社会教案:自己被别人打了怎么办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救本领。

  2、学会如何正确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助。

  3、培养学生面对危险保持镇定的勇气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有关意外事件不同内容的小图卡若干,录象机、电视机各一台。

  2、有关“保护自己”的主题环境创设:墙壁上画有110、119、120的标志栏目。

  3、记录卡、铅笔若干,毛巾、水等;玩具电话两部;用纸箱做成的110、119、120车各一台;报警器一部。

  活动过程:

  一、学生自由观看图卡,讲述及分类活动。

  1、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四周小图卡,提出问题: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学生与同伴、与老师讨论相关内容及解决方法。

  3、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图卡贴在墙上“110、119、120”警示圈内。

  4、老师与学生共同交流、小结。

  二、学习辨别判断突发事件,知道发生时会迅速地求助相关部门。

  1、游戏“快速反应”选号码。

  2、播放录象,学生快速判断、记录。

  3、老师与学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拨打求助电话的方法。

  1、学生自由讨论,明确拨打求助电话的正确方法并进行练习。

  2、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印象并提高相应技能。

  设计家中火警、某公园老人晕倒、小偷行窃、街头诱拐儿童等情景。学生扮演相应角色,并正确报警、出警。

  四、消防演习

  1、警报响起,学生选择各种自救方法。(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弯腰低身走疏散通道等。)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而快速地下楼梯、逃离“火区”。

中班社会教案:自己被别人打了怎么办 篇4

  一、设计意图: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有的家长教育幼儿“谁打你你就打谁”,这是一种缺乏头脑的教育方法,最终解决不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特设计本次活动,在活动教师通过讨论、分析等手段,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与人相处。指导幼儿学习先分析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二、活动目的:  

  1.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与人相处。  

  2.教育幼儿能选择一种处理问题的较好的方式方法。  

  3.学习初步简单的分析问题。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与人相处。  

  难点:学习初步简单的分析问题,教育幼儿选择一种处理问题的较好的方式方法。  

  四、活动准备:看录像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看一段录像。  

  两个小朋友在玩一盒玩具,玩着玩着,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件新玩具。为此吵了起来,后来又动手相互打对方。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分析解决问题。  

  1)教师请幼儿举手发言,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教师:“录像看完了,我请小朋友说说,这两个小朋友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2)帮助幼儿分析问题。  

  教师:他们两个不对。他们互相争、抢、打,只会浪费时间,结果他们谁玩到新玩具了?(谁都没有玩到)谁都玩不到新玩具,大家还都不高兴,那么中二班的小朋友,谁能帮他们想个好办法?

  教师请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幼儿园里这种经常发生,解决的办法:a小朋友要相互谦让,也可以一起玩。b可以商量,相互轮流玩。c可以利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轮换着玩。  

  2.组织幼儿再看一遍录像,引出新问题。  

  教师:请小朋友接着看录像,他们两个又发生了什么事儿?  

  录像内容:户外游戏时,一个幼儿往前跑时潮后面看,不小心撞了前面的小朋友,他赶紧说:“对不起。”被撞的小朋友不原谅他,动手又打了他一下。  

  1)看了录像,请幼儿判断:谁做的队,谁做的不对?并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师教幼儿学习分析:“如果别人打了你一下,你要看他是不是有意的,如果他是无意碰到你,又向你道歉,应该原谅他,说:‘没关系’。”  

  3.教师提出一个新问题,请幼儿思考:你站在那儿玩,别人跑过来故意打你一下,你怎么办?  

  教师帮助幼儿分析:  

  1)他为什么打你?是不是妨碍了别人?是不是别人和你逗着玩?  

  2)他打疼你了吗?疼说明了什么?不疼说明了什么?  

  3)他打疼了你,你怎么做?  

  4)他总是那么做,你怎么办?  

  教师启发幼儿回答:a告诉老师,请老师解决。b学会躲闪。c给他以有力的回击,保护自己。  

  (三)结束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不允许其父别的小朋友。当别人打了你,你要了解清楚是“为什么”,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好的解决办法。  

  (四)活动延伸:组织幼儿听故事。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