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音乐教案

《说唱脸谱》教案(精选5篇)_大班音乐教案

《说唱脸谱》教案(精选5篇)

《说唱脸谱》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京剧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戏曲,这种演唱形式起源于北京的昆曲,有近200年的历史。京剧在音乐、唱腔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唱腔和念白有很多种,有些字的声音拖的很长。京剧主要用京胡伴奏。京剧有很多种脸谱,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形象。本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中国国粹艺术—京剧,理解唱词内容,学唱京剧《说唱脸谱》,在熟悉过门的基础上学习对唱,并用唱腔和动作表现戏曲中的京剧特点,感受京剧特有的唱腔,从而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这对于传承中华传统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国粹的艺术——京剧,学唱京剧《戏说脸谱》,用唱腔和动作表现戏曲中的京腔特点。

  2.能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对唱,并用唱腔和动作表现戏曲中的京腔特点。

  3.感受京剧特有的唱腔,感受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京剧《说唱脸谱》音乐,有“生”“旦”“净”“丑”角色的京剧片段,京剧脸谱课件或图片(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幼儿人手一个脸谱面具。

  经验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三国人物、有关京剧的知识,收集京剧脸谱、京剧饰品、有关京剧脸谱的图片布置成展览会,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活动过程:

  一、随《说唱脸谱》音乐,做圆场的动作入场,了解京剧的形式、特点。提问:这首音乐与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区别?京剧里面的人物跟我们有什

  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衣服上有很多花纹、脸上画了好多颜色、动作很好玩、唱的时候最后一个字拖的声音很长……

  小结:京剧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戏曲形式,有近200年的历史。京剧里有说、有唱、有动作;入场的这个脚步叫圆场,是京剧的基本步伐。

  二、欣赏《说唱脸谱》音乐,结合课件或图片,了解中国国粹的艺术——京剧,体验、感受京剧的魅力。

  1.请幼儿观察京剧服饰的特征,引导幼儿模仿京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动作,如相、甩袖、生气等,让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2.结合课件,引导幼儿欣赏、了解京剧里蓝、红、黄、白、黑脸分别代表的不同人物及其特点。如:京剧里唱到了哪些人物?他们有什么不同?

  根据幼儿回答相应点击课件,出示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同时教师范唱一句代表性的唱腔。让幼儿了解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蓝脸代表刚直勇猛。

  3.可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和教师一起练唱典型唱腔,初步感受京剧唱腔的独特美。

  4.教师重点示范“啊……”的唱法,请幼儿一边听唱一边拍手默记“啊”一共唱了几拍,学一学,唱一唱。

  5.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唱词,加深对唱词的印象。如:看课件说唱词,师幼对接唱词,加衬词说唱词等。

  三、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恰当的声音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对唱,用唱腔和动作表现戏曲中的京腔特点。

  1.引导幼儿分辩5个不同角色声音的区别: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长沙,稍用力;黄脸的典韦,神气;白脸的曹操,细尖: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最响亮。

  2.幼儿自带收集的脸谱,分角色演唱每个乐句。

  3.部分幼儿演唱,其他幼儿扮演观众在每个句末叫“好”!四、结合京剧片段,了解四大京剧行当;生、旦、净、丑。

  1.欣赏后提问:京剧表演中有那么多人,男女老少,美丑正邪,他们被分成了4个行当,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小结: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为生,扮演女性人物为旦,绘有脸谱的为净,扮演小丑式滑稽人物为丑。这就是京剧中的四大行当:生、口、净、丑。

  2.按四大行当将幼儿分成4组,边欣赏录像边模仿相应的动作。

《说唱脸谱》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了解京剧中各脸谱所表现的不同人物形象。

  2.感受京剧人物塑造的美,增进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人物形象,感受表现京剧艺术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京剧名家的名段视频、课件

  2.幼儿学具:花脸脸谱

  活动过程:

  1.听京韵音乐随老师进入活动室。

  2.待幼儿入座后,教师放京剧音乐《贵妃醉酒》后提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听到的音乐和我们平时的音乐有什么不同?(这是京剧的音乐)今天李老师就带领小朋友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京剧世界,这里有五颜六色的脸谱,非常优美的舞蹈,还有好玩的游戏。别着急,慢慢随李老师走进这个世界。

  3,放各种脸谱的课件,教师讲解各种脸谱的不同含义:

  红脸代表忠勇侠义;黑脸代表直爽、勇猛、智慧;黄脸代表勇猛、暴躁;蓝

  脸代表刚强、刚直;白脸代表奸诈多疑。

  4.教师放视频请幼儿欣赏京剧优美的唱腔和表演。

  教师:听了这段音乐,看了这段视频后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只有我们中国才有这么美的音乐、脸谱、服装、舞蹈,外国人都很羡慕我们得京剧,我们为生在这样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而自豪。

  5.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游戏:

  (1)当一名幼儿作出一个京剧亮相后,全体幼儿随音乐共同模仿。

  (2)幼儿分组跟着音乐做动作,当音乐结束后要做个亮相的动作,而且要像木头人一样保持姿势不动。

  (3)幼儿分组带脸谱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音乐结束时要保持亮相的动作不动。

  6.教师总结游戏活动的成果,结束课程。

  教师:今天在京剧的世界里看得出小朋友玩的非常开心,现在我们要休息一下,请大家跟随X老师随音乐走出教室。(放京剧音乐,幼儿随教师做个亮相走出教室。)

《说唱脸谱》教案 篇3

  《戏说脸谱》(二)

  活动目标:

  1、通过京剧脸谱掌握歌词内容,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

  1、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2、剧脸谱实物。

  3、熟悉乐曲的旋律。

  活动过程:

  一、师出示京剧脸谱图,让幼儿回忆京剧《戏说脸谱》

  二、歌的形式将歌词内容朗诵并配上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

  三、幼儿随教师再次学唱《戏说脸谱》,重点学唱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四、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分角色演唱。

  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少用力;花脸的孙猴神气;白脸的曹操奸诈;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要最响亮。

  五、部分幼儿扮演京剧演唱演员,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观众,在句末喊“好”!

  六、幼儿边演唱边表演动作。

《说唱脸谱》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班艺术活动《说唱脸谱》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上学期主题二《我是中国人》的次主题三《中国人了不起》,它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唱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亦歌亦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让幼儿喜欢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孩子对京剧比较陌生,但是京剧中奇特的唱腔、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活动中,我巧妙的运用视听结合法指导幼儿通过自由表达的机会,初步感知中国京剧艺术的魅力,感受中国人的了不起,增强民族自豪感,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3、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尝试表演歌曲。

  难点:唱好最后一句,并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经验准备:

  1、请幼儿收集有关京剧的脸谱、行头、服装等的相关知识,并布置成“京韵国粹”主题墙面。

  2、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熟悉乐曲旋律。

  物质准备:

  1、供幼儿表演使用的表演区材料:盔头、服饰、脸谱、髯口等。

  2、幼儿自制的“京剧宣传卡”。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教师邀请幼儿进入梨园小剧场,用京剧特有的方式亮相,营造浓郁的京剧氛围,并尝试用京剧唱腔向大家问好,练习发声,提醒幼儿拖住气息。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教师范唱《说唱脸谱》,请幼儿欣赏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体会京剧的唱腔。

  (1)提问:你觉得这首歌跟你以前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帮助幼儿分辨京剧与歌曲不同的曲调风格。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歌词:歌曲中唱了几种脸谱?都是什么颜色的?脸谱人物各是谁?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简单介绍不同的脸谱,帮助认识歌曲中的人物。

  如: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偷偷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勇无比;黄脸的典韦很勇猛;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渣渣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三)尝试演唱体味唱腔

  1、幼儿跟随教师或课件学唱歌曲,并尝试创编相应的动作。

  2、利用图谱重点演唱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3、引导幼儿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一个乐句,并用动作表现出它们的不同。如:“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稍用力;“黄脸的典韦”短促;“白脸的曹操”轻巧;“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最响亮。

  4、创设“脸谱转盘”游戏情境,增加演唱活动的趣味性。

  (四)联系生活萌生情感

  1、请幼儿说一说身边的哪些人喜欢唱京剧,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萌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2、请幼儿利用表演区材料装扮起来师幼共同表演,鼓励幼儿学习和模仿简单的台步。

  (五)现场互动艺术传承

  请幼儿分发自制的“京剧宣传卡”,让身边的人通过扫一扫活动二维码的方式与孩子们建立互动,鼓励幼儿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实现民族艺术与时代相互融合的目标。

  (六)延伸活动

  幼儿在区域里继续学习其他京歌和京剧选段,如:《龟兔赛跑》、《红娘》、《红灯记》等,了解京剧的主要角色,进一步体验唱腔的优美,感受国粹艺术的伟大。

  活动总结

  一、教学理论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活动中,教师通过——欣赏京歌(体味京韵),——模仿表演(感悟内化)——交流分享(同伴共享京剧经验)——互动探究(情感升华)四大环节,与幼儿建立积极的互动,为孩子们创造充分展现的机会,满足幼儿自由表达的心理需求,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京剧这一艺术形式。

  二、实施策略

  1、尊重表现实施策略:活动中,紧紧抓住欣赏——讨论——表达三条主线,让幼儿在听听、哼哼、学学、做做的过程中,为孩子们创设自由表达的机会,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独特感受。

  2、环境融合实施策略:集体表演环节中,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把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巧妙结合,让课程更具延展性,让表演更深入,让情感更升华。

  3、同龄共学实施策略:交流分享,请同伴联系生活分享自己对京剧的感受和了解,建构对我国京剧艺术的浅显经验。

  4、信息技术应用实施策略:活动结束部分,通过设置活动二维码的方式,用信息化手段让孩子们与身边的人建立互动,实现民族艺术与时代相互融合的目标。

《说唱脸谱》教案 篇5

  欣赏与歌唱《戏说脸谱》(一)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 ,初步感受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熟悉歌词内容,初步学唱京剧《戏说脸谱》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

  1、京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2、京剧脸谱实物。

  3、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断。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京剧脸谱实物,与幼儿进行谈话,导入活动。

  师:您们见过这些面具吗?在哪儿见过的?教师简单介绍这些面具的特定名称——京剧脸谱的由来。

  二、教师出示京剧脸谱图,让幼儿初次欣赏京剧《戏说脸谱》

  师:京剧听上去与我们小朋友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唱起来很有精神;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三、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姓名。蓝脸的窦尔顿在深夜偷偷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杀敌英勇无比;花脸的孙猴非常的神气、机智;白脸的曹操精明、奸诈;黑脸的张飞侠胆仗义、但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2、用儿歌的形式将歌词内容朗诵给幼儿听,并配上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

  3、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四、幼儿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1、教师表演范唱。

  2、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