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总结 > 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组工作总结(通用3篇)

德育组工作总结(通用3篇)

德育组工作总结 篇1

  我校德育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活力温馨大家庭,全组老师们彼此感情融洽,全组教师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相互扶助,在工作上积极上进,互相学习,“年长的带头干,年壮的.挑重担,年轻的往前赶”的工作精神蔚然成风。这一学期以来,全组教师积极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德育课的德育功能。

  在全校领导和其他老师的关心、支持下,德育教研组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首先,德育教研组非常重视现代教育理论和政治修养的学习一学期来,我们全组成员非常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积极完成培训任务,不断补充新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市、校级的研讨会、展示会,通过观摩,听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同时,教研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坚持开一次公开课,本学期董志慧等老师的公开课受到了同行的好评,并通过共同备课,集体评课使全组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2、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有明确的教学计划

  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目的地按步骤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到计划在先,活动在后。每学期开始,各个年段的老师均在讨论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留于形式。

  (2)定期集中备课

  坚持每周定期集中备课制度,以老带新,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联系”,即联系时政、联系热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做到既备教材又备班级。平时,又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走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备课能紧密联系实际,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并重视每次课后写好教后感,总结每次课的得失。

  (3)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组教师总结出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为提高学生对德育课学期的兴趣,德育组的全体老师积极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进了教学效果。

  (4)命题评卷严格规范

  考试、测验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情况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信息反馈和改进、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试卷应十分严格,保证命题的客观与公正。为此,每次命题所覆盖的知识面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明确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严格控制难易度,使平均分较为合理。

  德育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勤勤恳恳地工作,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孜孜不倦地在教育事业上奉献着。

德育组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德育教研组在上级领导,特别是学校教科室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紧紧围绕有效教研、有效教学,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德育组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发扬了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的精神,深入开展“有效课堂、活力课堂”的校本教研,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合作中不断进步,在竞争中不断成就自己,促进德育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再上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我们的工作:

  (一)加强教育教学学习,提升自身理论素质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更新本组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本学期,在学校支持下,教研组通过组织学习、听课学习、外出学习、参加网络学习等形式,拓宽组内教师的学习渠道,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在平时,我们组织教师通过学习新课改理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以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个学期每个教师要自学1—2本理论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同时,根据德育教研组的特点,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总是抽出一些时间,学习最新时事政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并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加以认真贯彻执行。学习方式是以自学为主,集体学习为辅,把自我学习与集体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提升教师基本功

  德育组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以“提升教师基本功”为主题,深入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和课堂教学研究,把德育课堂打造成“有效课堂、活力课堂”。

  开展在期初,我们确定杨小燕、林拉洁2老师,作为本学期基本功磨练提升对象,开展“换主题换地点换形式不换人”的系列教研活动,提高备课、说课、上课的有效性每次活动,通过开展“一课多磨”:同一教学内容,由同一位教师多次实施教学,组员进行多次听课、评课,反复修改,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在反复的实践、讨论、反思中,加强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把握和开发能力,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教研组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老师执教,对同一课程目标,展现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不同创造力,充分体现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魅力,加深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解,使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在一次次的反思与实践相结合后逐渐得到了提高。

  (三)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全面拓宽教研途径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案例评选、论文评比活动。加强校本培训过程管理,完善培训制度,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过程材料、有记录总结,严格教研组考勤和请假制度,本学校教研活动每两周一次,均得到扎实有效的开展。

  二、不足与展望:

  在本学期,德育教研组取得成绩是突出的,工作是出色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

  1、教研活动还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2、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的层次还不高,研究需加强。

  基于上述情况,在下个学期,我们将继续立足学生实际,立足我校实际,积极全面灌输“教研带动教学”为中心理念,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全力以赴把“以学定教”落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全面提高德育组整体教研科研水平,力争把德育组打造成为温州市中职优秀教研组而努力!

德育组工作总结 篇3

  本学期,一年级教师以小学部德育工作计划为指针,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严格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本年组老师的支持下,工作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尽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一、本年级组现状

  本组共有教师10名,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工作服从安排,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育观念,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们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二、本年级组工作的特色

  常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教育的好差反映了班级管理的水平。这学期一开学,我们就非常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常规教育。一年级七个班利用课间操的时间,练习站队、礼仪训练,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各班都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班规,并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本学期年级组工作特色总结如下:

  1、一年级在开学初召开家长会。

  2、一年级常规礼仪训练见成效。

  3、一年级在在艺术节里举行健美操比赛。

  4、一学期出了多期黑板报,充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5、每月大扫除,由于本年级组学生太小,都是由老师带领学生完成卫生大扫除。

  三、班主任班级管理有妙招

  一年级是学校的起始年级,学生的管理难度很大,但是班主任老师却有好办法:

  1、进班后先交作业后打扫卫生,老师检查卫生及时。

  2、中午时间,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德道经》。

  3、实行班干部负责制(试行)实现了事事有人管,既调动了班干部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管理能力

  4、实行班干部轮岗,让一些胆量较小或性格内秀的孩子担任小组长或课代表,让他们融入班级大家庭中,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班干部的职则促使他们和别的孩子交往,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总之,一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他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抓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奠基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