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上灯台(通用15篇)
小老鼠上灯台 篇1
目标:
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演唱。
2、体验民间音乐游戏的快乐。
准备:小老鼠胸卡若干、录音磁带等
重难点:
1、有表情地演唱
2、遵守游戏规则
流程:引起兴趣、幼儿律动——复习歌曲——幼儿游戏——结束
过程:
一、引起兴趣、幼儿律动
“小老鼠,(嗨!)我们整天藏在又黑又闷的地洞里,多难受呀!今天,不如趁大猫不在家,到洞外面去,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一下身体,多高兴呀!走,一起去吧!” 幼儿随着音乐做律动
二、复习歌曲
“你们还记得《小老鼠上灯台》这首歌吗?它把我们小老鼠顽皮、偷着吃油的样子都唱出来了,多有趣呀!让我们来唱一遍吧。”
1、幼儿集体演唱一遍
“我们要是把小老鼠偷油吃高兴的样子、站在灯台上下不来喊妈妈
紧张的样子、从上面越滚越快的样子都唱出来就更好听了。你们能
行吗?”
2、幼儿集体再次演唱一遍
3、个别幼儿演唱
三、幼儿游戏
“有些小老鼠都一边唱一边跳起来了。”
1、 师生共同随音乐编动作。
“我们来做个《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好吗?大家都知道,游戏是有规则的,如果遵守规则就会玩得很开心,不然就不开心。”
2、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我们来做个《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好吗?大家都知道,游戏是有规则的,如果遵守规则就会玩得很开心,不然就不开心。”
“歌曲结束时听到大猫——喵的一声,小老鼠才可以逃回洞里。”
3、 幼儿游戏多次并交换角色
重点观察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四、(放音乐)结束
“我们今天玩得多高兴,让我们你靠着我,我靠着你睡一会儿吧!”
小老鼠上灯台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幼儿能用的不同形式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小老鼠上灯台》
2、小老鼠头饰,小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课题)
1、教师:“叽叽叽叽,谁来了?”原来你是一只小老鼠。“哎呀、家里面好闷啊、我们整天藏在又黑又闷的地洞里,多难受呀!今天,不如趁大猫不在家,到洞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一下身体、走呀走、突然小老鼠闻到了香味(嗅嗅鼻子)、小老鼠四处的找、然后发现了桌子上有一盏灯。哇,灯油好香呀。小老鼠四处的看看,没有猫的身影。小老鼠偷偷的飞快的爬上了灯台、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小老鼠吃饱了,想回家了,可是小老鼠吃的太饱了,肚子鼓鼓的,爬不下来了,怎么办呀?突然,“喵喵”小猫回家了、小老鼠吓的、“叽里咕噜,从灯台上滚了下来。
2、以提问形式,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印象。
(1)、请小朋友说说看,刚才老师表演的这个故事里有谁?(小老鼠、小猫)教师就出示小老鼠和小猫的图片)
(2)、真棒,那你们有没有听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瞪着小眼睛,偷偷上灯台)。
(3)、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
二、完整欣赏动画,带领幼儿念儿歌
1、教师结合动画完整念儿歌。
2、与幼儿已学的儿歌进行对比,逐句引导幼儿念儿歌。
三、用的不同形式表现儿歌
1、用身体动作表现儿歌;
用拍手、拍头、拍肩、拍肚子,拍腿、跺脚等肢体动作逐句来表现儿歌。
2、引导幼儿练习动作表演儿歌。
老师说:“你们觉得儿歌中的小老鼠好不好玩啊?(好玩)那我们戴上自己的小老鼠头饰来学学小老鼠好不好?”
(1)启发幼儿来表演小老鼠是什么样子的?(两手食指在胸前相对做小老鼠走的动作。)
(2)启发幼儿瞪着小眼睛的动作,(两手在眼睛前打转)
(2)启发幼儿做一做上灯台的动作。
(3)启发幼儿学一学小老鼠偷油吃的样子。
(4)引导幼儿做一做叽里咕噜滚下来的样子。(教师提示幼儿将两手放在胸前从上向下做绕拳动作,同时身体下蹲。)
四、游戏“猫来了”
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学玩游戏,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师:现在我先说明一下游戏规则,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先请二个小朋友来当老鼠,老师来当猫,老鼠要出来找吃的,但是要躲起来(可以躲在任何一个地方)结果被猫发现,猫大叫一声,然后跑回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样猫就抓不到你们了。
2、教师扮演猫,幼儿扮演老鼠,根据规则进行练习
3、幼儿扮老鼠或“猫”一起表演。
五、结束语:
现在请小朋友们当小老鼠躲到外面去,猫去捉老鼠。
附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
一只小老鼠,瞪着小眼睛。
偷偷上灯台,为吃一口油。
喵喵喵,猫来了。
叽里咕噜滚下来。
?#rm?o??п??1、解决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小朋友们不仅自己知道要这样做,更要倡导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一起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一起做爱护地球的好帮手!在一首歌里曾经也唱到了要爱护地球,当爱护地球的好帮手!小朋友知道是什么歌吗?
2、全体师幼共唱儿歌《塑料袋真害人》(歌唱部分配上《数鸭子》伴奏,整首儿歌加上动作表演。)
塑料袋真害人
唱:塑料袋真害人真呀真害人
埋在土里草不生草不生。
掉在路上满呀满天飞,
落进 呀 海里 海龟没,
落进 呀 海里 海龟没。
念:塑料袋难消化,
地球妈妈受不了。
小朋友们手拉手,
爱护地球好帮手!
四、延伸活动
师:在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地球变得焕然一新,更加美丽了!那我们不妨邀请猪八戒再次到凡间来做客好吗?教师出示猪八戒重新来到花果山的图片(配上猪八戒背媳妇的音乐)。瞧!猪八戒这就来了!
当猪八戒看到没有污染,山清水秀的花果山时,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小朋友们张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下去想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效果较好,预设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兴趣浓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幼儿对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认识,并树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小老鼠上灯台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并简单的学唱歌曲。
2.感知音乐的强弱,并能用形体的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活动场地、头饰若干(小老鼠头饰每人一只、大胖猫一只)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起幼儿的兴趣。
2.和幼儿讨论歌词中的故事情节.
(1)小老鼠想要偷油吃,他怎么上灯台的?
(2)轻轻的走还是重重的走?
3.请幼儿学一学小老鼠走路的样子.(用脚尖轻轻的走)
4.引导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感知音乐的强弱。
5.玩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从动作中感受音乐.
由配班老师来弹音乐.,如果声音小小的,就是小老鼠出来偷油吃了.所以要轻
轻的走,如果声音变大了,就是大胖猫出来了,小老鼠要赶快逃回洞里.
6.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小老鼠上灯台 篇4
活动目标:
1、看看、听听、讲讲儿歌,感受小上灯台找油吃的可爱形象。
2、大胆表演游戏,体验表演的乐趣。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你们喜欢画画吗?
(2)告诉老师你最喜欢画什么?
我也喜欢画画,老师呀也画了一样东西,那现在就请你来猜,我画了
一样什么,好不好,看哪个小朋友看的快,猜的对。看好了,开始了。
(1)赶紧猜我画的是什么?(老师呀画了一只小)
(2)你平时在哪里看到过小?
二、欣赏动画,复习歌曲“小上灯台“
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瞧瞧,老师这里就有一只小老
鼠,它出来干嘛了?我接下来请你看个录像,看看录像里的小在干嘛?
(1)看见什么了?
(2)看到猫怎么了?
(3)它为什么摔下来?
小结:刚刚看到小,还看到猫,还看到了惊讶的样子。那你们
还到了什么?老师告诉你们那个黄颜色的东西叫灯台。对,就是你们学过的那首儿歌。幼儿一起说,(小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对,就是这首儿歌里边的灯台。
(4)灯台是干什么用的?
教师:头抬起来看,灯台的用途就是像这个灯一样。以前没有灯的时候,很多人家里都会用到灯台,灯台里边有油,油可是爱吃的一样东西,
(5)喜欢吃油还喜欢吃什么?不但喜欢吃还喜欢喝,是杂食性动物。
三、
老师也会念儿歌,老师念的这个儿歌跟你们有点不一样,仔细听,老师儿歌里面有一个字跟你们刚刚念的不一样,帮老师把这个字找出来,好不好,但是,你们要先念一遍给我听,我再念给你们听。
幼儿说儿歌:小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现在我念了,听好了,哪个字不一样?
老师:小上灯台,找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哪个字不一样?对!“找”就是这个找字。
小结:小喜欢吃油,所以在灯台上找油。那小是怎样吃东西的?学一学。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表演儿歌,感受表演的乐趣。
现在,我们和小一起玩这个游戏。可这里有灯台吗?这个小椅子就是我的灯台。我现在来做鼠妈妈,你们来做鼠宝宝。
(1)看好了,妈妈什么时候站在灯台上的?又是什么时候下来的?
教师示范
个别幼儿来扮演鼠妈妈
这次我换了,猫来了,猫要来抓了,我现在是谁?猫要来抓了,那小找完油,叽里咕噜的时候要回到家。
再一次玩游戏
小结:老师特别喜欢你们,你们都特别遵守游戏规则。这次音乐不一样了,你们来听一下这个音乐,听听音乐有什么变化?下次,我们玩的时候,听音乐变化,变的越来越快的时候,小怎么才能安全的躲回家,好吗?
教学反思:
“小上灯台”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学念儿歌、学唱歌曲。当我要求孩子们跟着钢琴学唱歌曲时,有几个孩子大胆地做起了动作,他们更加喜欢学唱边做动作。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学做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教师一句亲切的呼唤:“鼠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学做动作吧……”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为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引导幼儿讨论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小爬上灯台偷油吃、当听到小猫叫声吓坏了和赶快躲到洞里”的情形。我采用了让个别幼儿上来做一做,集体跟着学一学,来完成目标。孩子们想出了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他们想到了把身边的小椅子当作灯台,爬上去做偷油吃的动作,听到猫叫做滚的动作,在这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活动最后我带着孩子们进行游戏表演,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孩子们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的跟着老师掌握了儿歌内容,并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使他们真正做到玩中乐,乐中学。
小老鼠上灯台 篇5
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并能大胆创编动作。
2、感知音乐的强弱,并能用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
准备:音乐磁带《小老鼠上灯台》、录音机、幼儿用书、实物投影仪
过程:
1、欣赏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并请幼儿依照幼儿用书上的图标做动作。
2、和幼儿讨论歌词中的故事情节。
(1) 小老鼠想要偷油吃,它怎么上灯台呢?
(2) 轻轻的走还是重重的走?
(3) 小老鼠最后滚下来的时候,是怎么摔下来的呢?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
3、请幼儿学一学小老鼠走路的样子(用脚尖轻轻的走),再请幼儿想想:如果你是一只大胖猫,走路时又是什么样子?比小老鼠用力吗?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玩“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从动作中感受音乐的强弱。。
玩法: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当小老鼠,一组当大胖猫。由老师来播放音乐,如果声音小小的,就是小老鼠出来偷油吃了,所以要轻轻的走;如果声音变大了,就是大胖猫出现了,大胖猫是用力走出来的,小老鼠赶快蹲下来。
5、两组幼儿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小老鼠上灯台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分角色游戏。
2、借助灯台图片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动作表现情节。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故事卡片《小老鼠上灯台》
2、座位排成半圆形
3、猫的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练声,律动
二、幼儿听故事,理解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的内容
1、幼儿边看图片,边倾听教师讲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的故事
2、教师组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进行简短谈话
师:小老鼠爬到哪里偷油吃?后来谁来了?最后小老鼠是怎样从灯台上下来的?
三、幼儿倾听教师范,唱《小老鼠上灯台》,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幼儿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师:王老师吧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会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用歌词回答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将幼儿的回答唱出来)
3、教师再次在范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旋律
师:王老师还想表演一次,请你们给我鼓鼓掌!
四、幼儿学习演唱歌曲,按歌词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上灯台的动作
2、教师边唱歌边带领幼儿按节奏做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滚下来的动作,启发幼儿用转动的动作表现小老鼠从灯台上慌乱逃跑的情景
师:猫来了,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滚下来怎么做?
4、幼儿边倾听教师演唱,边跟着教师做表演动作
5、幼儿边表演,边跟随教师做歌表演动作
五、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学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师:现在我请你们来当小老鼠,你们一起上灯台,偷油吃,但是一定要小心老猫,老猫出来叫三声“喵喵喵”之后,它就要抓老鼠了,所以呀,你们要赶快跑回家,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样老猫就抓不到你们了
2、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根据规则进行练习
3、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共同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篇7
执教:瑞安市宁益乡幼儿园 王雯雯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分角色游戏。
2、借助灯台图片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动作表现情节。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故事卡片《小老鼠上灯台》
2、座位排成半圆形
3、猫的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练声,律动
二、幼儿听故事,理解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的内容
1、幼儿边看图片,边倾听教师讲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的故事
2、教师组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进行简短谈话
师:小老鼠爬到哪里偷油吃?后来谁来了?最后小老鼠是怎样从灯台上下来的?
三、幼儿倾听教师范,唱《小老鼠上灯台》,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幼儿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师:王老师吧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会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用歌词回答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将幼儿的回答唱出来)
3、教师再次在范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旋律
师:王老师还想表演一次,请你们给我鼓鼓掌!
四、幼儿学习演唱歌曲,按歌词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上灯台的动作
2、教师边唱歌边带领幼儿按节奏做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滚下来的动作,启发幼儿用转动的动作表现小老鼠从灯台上慌乱逃跑的情景
师:猫来了,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滚下来怎么做?
4、幼儿边倾听教师演唱,边跟着教师做表演动作
5、幼儿边表演,边跟随教师做歌表演动作
五、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学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师:现在我请你们来当小老鼠,你们一起上灯台,偷油吃,但是一定要小心老猫,老猫出来叫三声“喵喵喵”之后,它就要抓老鼠了,所以呀,你们要赶快跑回家,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样老猫就抓不到你们了
2、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根据规则进行练习
3、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共同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感谢王雯雯老师投稿!)
小老鼠上灯台 篇8
设计意图:
儿歌的教学体裁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特点,本节课通过《小老鼠上灯台》这首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儿歌,在儿歌的吟唱和朗读中,认识“鼠,灯,台”三个字。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游戏等教学形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
认识: 鼠、灯、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记忆力
2:幼儿能用. “鼠. 灯. 吃.” 说话组词
3:让幼儿熟读儿歌
活动准备:
字卡 多媒体课件 挂图
活动过程:
(一)律动 <<草原赞歌>>
(二)教师说:今天有一位小动物也来咱们班,让我们用掌声欢迎它(掌声)
(三)课件展示; (小老鼠)录音
(四)教师说:小朋友吱吱要给我们唱歌了(准备好,小耳朵 听一听)
(五)课件展示儿歌:
教师说:儿歌好不好听?想不想在来听一次(想)这么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和吱吱一起说一说啊?(想)
(六)教师领读和师生齐读两种方式.
(七)教师说:看吱吱高兴的又蹦又跳,听吱吱在说什 么?(小朋友真棒),小朋友们吱吱也表扬了你们,看到你 们说的这么棒,字宝宝也着急了,瞧它来了.
出示字宝宝:(鼠)找小朋友给字宝宝鼠组词.说话,你们说的这么棒,菲菲老师也要考考你们了,谁能说一说关于鼠都有哪些动画片?<<蓝皮鼠和大脸猫>>.<<猫和老鼠>>
(八)教师说:那你们想一想,小老鼠到哪里偷吃什么油 了?(灯上)小朋友们答的非常好!
出示字宝宝“灯”给字宝宝灯组词说话,.
(九) 教师说;听谁哭了,原来是最后一个字宝宝着急了,要和小朋友认识敢快挥挥你们的小手请出来.出示字宝宝“吃”给字宝宝“吃”组词 .说话.
(十)教师说:小老鼠请大二班小朋友到果园摘果子,出示果树,果子上有字,“鼠 灯 吃”,找小朋友读.
活动延伸:
(1).游戏<<猫捉老鼠>>
(2).律动<<花仙子>>
小老鼠上灯台 篇9
[设计思想]
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进入了十二生肖中的兔年,大街上许多关于老鼠的形象图案有很多,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而游戏又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活动,《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间童谣,它歌词活泼、有趣,人们都很喜欢,所以我设计了这一个音乐游戏,使孩子从中体会到音乐游戏的乐趣,并从中体验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活动目标]
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音乐的强弱。
2、体验音乐游戏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3、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4、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老鼠上等灯台》多媒体课件
2、小老鼠头饰每个孩子一个,一个猫的头饰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运用角色扮演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老师运用游戏的口吻说:"兔年到了,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好吃的吧!"
2、跟随音乐做活动身体的律动。
二、复习歌曲,感受乐曲的活泼、有趣。
师:"有一支描写我们老鼠偷油吃的歌曲,又有趣、又好玩,你们会唱吗?"
1、幼儿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唱小老鼠偷油时要轻一些,唱猫来了时要重一些,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三、观看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人们还把这首歌配上了动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一起探索游戏玩法,幼儿游戏。
1、鼓励幼儿随音乐编动作。
2、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
指导:把小椅子当作灯台,幼儿随歌词爬到椅子上,等唱到"叽里咕噜滚下来"时才能跳下椅子来。
4、交换角色游戏。
五、结束部分。
"鼠宝宝们,今天我们玩的真高兴,天已经晚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
[活动延伸]
多收集关于老鼠的民间童谣,让孩子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小老鼠上灯台 篇10
活动目标:
1、感知儿歌韵律。
2、能用动作表现滚动状态,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灯台、老鼠、猫的卡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老鼠图片
小朋友这是什么?(老鼠)小老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偷吃粮食)
2、出示灯台图片
这是什么?小朋友不认识老师来告诉你,这叫做灯台,是以前的人们照明用的,上面有油和线,用火把线点燃,它就会像灯一样,帮我们把房间照亮。
小朋友,油是什么味道的?(香香的)小朋友都闻过吗?
小朋友猜一猜,小老鼠问道香味会有什么想法?(想去偷油吃)
小朋友的想法真丰富,老师把他编成了一首儿歌,小朋友跟老师来说一下“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3、出示小猫图片
就在小老鼠偷油的时候,猫来了,小老鼠会怎样?(害怕,从灯台上掉下来)小老鼠一着急是从上面跑下来还是哧溜一下滚下来?(滚下来)找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小老鼠是怎样滚下来的?小朋友真棒,跟着老师一起把儿歌说完“猫来了,害怕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4、老师边操作图片,边带领幼儿完整的把儿歌说一遍
5、做游戏,巩固儿歌内容。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老鼠偷油”的游戏,找小朋友扮演猫、老鼠和灯台,边说儿歌边表演,当说到“猫来了”的时候,下面小朋友一起说“喵……”(增加幼儿表演兴趣)反复游戏。
小老鼠上灯台 篇11
一、教材分析: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小老鼠上灯台》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首童谣,歌曲生动有趣,简短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出“小老鼠偷油遇猫”的情景。虽然是一首歌曲但故事情节很完整,非常适合幼儿表演游戏。而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课。幼儿在扮演老鼠的过程中:偷油—遇猫—逃跑,三个环节中体验到了不同的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借助皮影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理解歌词内容和音乐旋律。(重点)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尝试用形体表现歌曲内容。(难点)
3.通过该活动培养幼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皮影道具﹑印章。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通过手指游戏为活动作铺垫)
1.师:我看看,谁的小眼睛里有吴老师的影子?(两手上举摇一摇,然后立即藏在身后)教师开始边做动作边唱歌:这是我的左手,哎呦不见了,这是我的右手把它拉出来,左手右手一起握握手,左手右手一起做游戏。(做完动作,两手再上举摇一摇,放起来)。这是我的右手(可停顿让幼儿说右手),哎呦不要见,这是我的左手把它拉出来,右手左右一起握握手,右手左右一起做游戏。
2.师: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左手右手各出一个手指头,跟着琴声左右晃动4次。正歌部分根据根词做动作,最后动作停止把手迅速受到身后)。
两个手指头,两个手指头……(琴声伴奏)
嘿,小拳头,小拳头……(琴声伴奏,动作做完手收到身后,一只手伸到嘴边)嘘,看看谁来了。(教师起身把椅子搬到教具旁,打开手电筒找在教具上,同时教室的灯关掉,琴声起,小老鼠教具在教具后晃动)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从我出生的那天起啊,每天我都看到一位老奶奶抱着她的小孙子在唱歌,唱着一首好听的歌,听听,(伴奏起,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念歌词)小老鼠,上灯台,(爬到灯台上了),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教具老鼠从灯台的另一侧滚下来,教师把教具老鼠藏于身后)
二、开始部分
1.师:小老鼠心想,我可从来没偷过油吃哦,哎,这油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呀?酸酸的?甜甜的?还是咸咸的?恩~我真想尝一尝呀。于是,小老鼠出来了,边唱着歌边怕上了大灯台,(教师再次让教具老鼠出现,,琴声伴奏,教师念到了猫来了之前,停下来提问)突然,老鼠听到了一个可怕的声音(钢琴伴奏,咚!!)谁来了?哦~小朋友真聪明,是大花猫,喵喵喵,猫来了,吓得小老鼠呀,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滚下来。小老鼠怎么啦?小老鼠吓得不敢出来了。嘘,好怕好怕呀(教师做动作,拍拍胸脯)(再用手放在额头上探望两下)哦~大猫走了,我又出来了。(跟着音乐唱歌一遍)小朋友们帮小老鼠看看大花猫走了没有(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动作探望)走了没有?(走了)哦~大花猫走了我又出来咯(再次跟着音乐边演示教具边唱歌)(结束,教师起身关掉电筒,把教具收回)
2.师:小老鼠吓得不敢出来了。(教师搬椅子靠前一点,边戴纸偶边唱歌一遍;戴好纸偶,纸偶老鼠对着小朋友们再次演唱一遍)。(用小纸偶晃一晃,和小朋友打招呼)我是小老鼠,小朋友们好!(老鼠好)哎~小朋友们真有礼貌,来,(起身靠近小朋友)我们做个朋友好吗?(蹲下来和小朋友打招呼)你好!(老鼠好)哎~小老鼠喜欢你,亲亲你!hello,(helle)真有礼貌,和你握握手吧!你好……亲亲你的小鼻子……
3.师:谁愿意做我的大灯台呀?(我愿意)(在幼儿作为上)好,把小手伸出来,(手臂伸出来,边跟音乐唱边表演一次)还有谁愿意做我的大灯台呀?好,你愿意,我也要试试这个大灯台(再次唱歌一遍)还有谁愿意做我的大灯台呀?(我,我)哦~你们都愿意呀,我有一个好方法。(教师这时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把小手拿出来,(教师伸出左手的食指,另一只手从裤兜里摸出一个印章,印在左手的食指上)看看我的小手变成了小老鼠,我要把你们的小手都变成小老鼠,好不好。把小手拿出来摆一摆(教师一边跟着音乐唱歌一遍逐个给幼儿印老鼠印章,印完后教师回到座位上)哎~小老鼠,给我看看,(教师两手摇一摇)唔~这么多的小老鼠,我们一起去找油吃吧!好不好?
4.师:大灯台(伸出右手的手臂,幼儿园和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唱歌,当唱到喵喵喵时,两只手做小猫状。唱到叽里咕噜时,两手绕圈。唱到滚下来时,单腿跪在地上。)咦~你的小老鼠吃到油没有?(吃到了)啊呀,我的小老鼠还没吃到油呢,怎么办呢?那个大花猫太可怕了,怎么办呢?哦~我有一个好主意,你们帮我一起唱歌吧!好不好!哎,你们帮我唱歌,我就一点也不害怕了,肯定能找到油吃!来,小手拿出来(伸出手臂),跟我一起唱。(再次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表演完教师回到座位上,双手碰到嘴巴边做吃东西状)哎呀,我吃到油了,我吃到的是草莓味道的,你的呢?(甜甜的,甜甜的)哦~我吃到的草莓味的有点酸有点甜,可好吃了。
5.师:哎,刚才我们是用手臂(摸摸手臂)做的大灯台,我们的身体(摸摸身体)除了手臂,还有哪里可以做灯台呀?还有哪里?(还有脚)小朋友真聪明,灯台是高高的哦,还有没有更高的大灯台呀?我们的身体?哦,头顶,我们的头顶是最高的灯台哦!(摸摸头顶)我们先用我们的脚做灯台吧。(教师回到座位上)来,摸摸你的灯台,哦,我们准备爬灯台(两只手指放在脚面上准备开始,跟着音乐唱歌表演一遍)哎呀,还有一个更高的灯台在哪里呀,刚才说了(摸摸头顶)头顶,我们爬这个最高的灯台找油吃,准备(两只手指放在脸颊下方,跟音乐唱歌表演一遍)
三、结束部分:
师:哎呀,听说外面有很高很大的大灯台,里面有香香的油,我去看一看,好不好?(好)你们等我一下。(教师起身往旁边走几步,一边走边做老鼠的动作)我是小老鼠,我去找一找,咦,这里有一个好高的灯台,看到了吗?这是好高的大灯台哦!(教师回到座位上)哎~我们等下出去找灯台,我们首先要学会爬大灯台的本领,来手掌拿出来,(两只手掌随着音乐做动作,音乐到偷油吃下不来那就停下来)学好本领了没有,我们要去找油吃了,我们都是可爱的小老鼠,走路轻轻的,哦~大灯台在这里(蹲下来)来,准备,准备爬灯台(跟音乐唱歌表演一遍)嘘~大花猫走了没有,快点蹲下来,别让大花猫看见了(抬头做动作探望)大花猫走了没有。(再望一望)哦~大花猫走咯,我们又去找大灯台,好不好。这里有一个小水塘轻轻的跳过去。(带领幼儿轻轻跳)。这里有一座小桥,轻轻的走过来(带领幼儿伸出双臂走过去)哦~这里有好多的灯台哦!要不要试一下,来,我们准备,轻轻地不要碰到灯台(在投影幕上跟音乐唱歌做动作)嘘!大花猫走了没有?赶紧帮我们看一看,大花猫走了没有?走了没有?好了,小老鼠们,我们再出去找灯台好不好,去找好吃的油,走!来,跟着我轻轻的来(幼儿跟着教师轻轻的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小老鼠上灯台 篇12
《小老鼠》(艺术)
目标:
1、 理解歌词内容,并能大胆创编动作。
2、 感知音乐的强弱,并能用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
准备:音乐磁带《小老鼠上灯台》、录音机、幼儿用书、实物投影仪
过程:
1、 欣赏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并请幼儿依照幼儿用书上的图标做动作。
2、 和幼儿讨论歌词中的故事情节。
(1) 小老鼠想要偷油吃,它怎么上灯台呢?
(2) 轻轻的走还是重重的走?
(3) 小老鼠最后滚下来的时候,是怎么摔下来的呢?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
3、 请幼儿学一学小老鼠走路的样子(用脚尖轻轻的走),再请幼儿想想:如果你是一只大胖猫,走路时又是什么样子?比小老鼠用力吗?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 玩“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从动作中感受音乐的强弱。。
玩法: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当小老鼠,一组当大胖猫。由老师来播放音乐,如果声音小小的,就是小老鼠出来偷油吃了,所以要轻轻的走;如果声音变大了,就是大胖猫出现了,大胖猫是用力走出来的,小老鼠赶快蹲下来。
5、 两组幼儿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小老鼠上灯台 篇1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新的字:偷、吓、喵、滚。
2、根据字词发挥想像力做动作。
3、在识字游戏中体会其中的乐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神秘的小盒子。(告诉幼儿今天有客人作客(字卡),他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请幼儿将客人请出来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2、客人的礼物――故事表演《小老鼠上灯台》
通过看故事表演后提问,认识新的字词。
3、根据字词想像自己是只小老鼠,对应做动作。(加深对字词的认识)
4、学习儿歌,文中找字。
5、游戏:去字宝宝乐园。
幼儿每人带一位字宝宝(学过的),通过叫字宝宝的名字上火车,一起到字宝宝乐园玩。
活动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把故事引入识字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儿喜欢做游戏,教师适时地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幼儿乐学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全身地投入,真正让幼儿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
小老鼠上灯台 篇14
一、说教材
《小老鼠上灯台》歌曲生动有趣,幽默有童趣非常适合幼儿表演游戏。而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物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但是,小班幼儿情绪体验比较少,在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上有时还有些拘谨,此外,他们的节奏感、动作协调能力又比较差,为了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使幼儿能根据乐曲的旋律自然而然的参与进来,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大胆地表现,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配合轻快的节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整个活动中。这样就会更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因此,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课。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我班幼儿的发展情况,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借助多媒体以及教具理解歌词内容。
2)能力目标: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灯台。
3)情感目标: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的情绪。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借助多媒体理解歌词内容。;活动难点定位于: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的情绪。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以及重难点的解决和突破,我为本次活动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
1、小老鼠指偶人手一只。
2、课件《小老鼠上灯台》、灯台教具小老鼠图片一只钢琴音乐伴奏。
场景准备:
幼儿围坐半圆形。
五、学法、说教法
学法:游戏法、实践体验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演示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说课稿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说课稿。那么,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直观法:通过课件中形象的画面内容直接刺激幼儿的视觉器官,能使教学由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使教学重点自然解决。
采用演示法和游戏法是因为能引导幼儿有目地的、仔细的观察小老鼠偷油吃的一系列动作,启发幼儿积极思维,使幼儿通过自创的小手臂的肢体动作,与小老鼠偷油吃联系起来,使活动呈现了趣味性。让幼儿融入游戏,学中玩,玩中学,也是突破难点的最有效方法。
在以上的教法中,我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六、活动过程:
如何运用这些准备,完成目标,我为本次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六个环节: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情景式的语言似乎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使孩子们马上就会兴趣盎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小班、
2、练声,这个环节主要为幼儿唱歌做好准备,为幼儿打开嗓音,能更自然的学习唱歌曲。
3、观察《小老鼠上灯台》课件。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了歌曲的内容。第二次快速观看课件老师念歌词
4、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教具操作,表演第一遍,老师念歌词,后两边,老师唱歌曲,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和理解。
5、借助指偶,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灯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学习歌曲。
6、玩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老师带领幼儿扮演的小老鼠去偷油,并随着歌曲里的故事情节调整音量,让幼儿随着歌曲音量大小表演。并且体验"猫来了"的紧张情绪。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采用游戏的形式使整个活动充满了欢乐、轻松的气氛,既巩固了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也满足了幼儿积极的表现欲望,使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七、结束部分:
为了扩展孩子活动的空间,并迎合孩子再次游戏的兴趣,我把游戏的场地转移到了室外,使孩子的表现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活动反思:
《小老鼠上灯台》这节音乐课,歌词简短而且幽默风趣。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我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扮演小老鼠,很自然的进入活动场地。在活动开始部分,我本来设置了一个练声环节,但由于个人有些紧张,对这个环节疏忽了,直接开展下一个环节了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说课稿学习总结。为了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的内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逐一看图记忆歌词,这样就更直观、形象。以这种观看多媒体课件图谱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在第四个环节"教具操作",这个环节主要让幼儿更直观的看到小老鼠上灯台的场景,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歌词。
第五个环节手指游戏,主要让幼儿完成目标二,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灯台。在这个环节中,我找了两为小朋友在座位上来做灯台演示了两遍,后来我对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应该让幼儿上台表演,展示给全体幼儿观看,给幼儿一些个别表演展示的机会。
第六个环节是让幼儿做游戏,上灯台,吃油,在这个环节中,没有把难点突破,"猫来了"时的紧张情绪没有表现出来,后来我进行了反思,也听了各位听课老师的指点意见,感觉准备还不够充分,如果在准备一只猫,这样情绪就可能表现的更紧张些,另外,难点没有突破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事先没有和弹琴老师达成不够默契,在老师说"猫来了"琴声出来得更及时响亮些,我想结果达成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在这节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的反思。
小老鼠上灯台 篇15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教师出示图片。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爬上灯台去偷油吃,“啊,真香啊!”它正吃得津津有味时,来了一只猫,你猜小老鼠怎么样了?
提问:小老鼠最怕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
二、教师请幼儿看图片,学念儿歌。
1、教师边讲述儿歌情节,边演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2、教师利用图片为幼儿完整地念一遍儿歌。
3、教师表演,幼儿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学儿歌。
三、引导幼儿在念儿歌时做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用双手做道具,配上儿歌进行表演。
儿歌 动作说明
小老鼠,食指相对。
上灯台。左手握拳垂直,右手食指和中指沿左臂交替攀爬。
偷油吃,双手四指并拢,手心朝里,与大拇指一起张合做吃油状。
下不来。双手并拢做摆手状。
猫来了,双手五指张开在脸两侧做胡须状。
害怕了,做抱头害怕状。
叽里咕噜滚下来。双手握替自上而下滚落。
2、幼儿自由练习动作,感受其中的乐趣。
活动延伸:
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幼儿扮演小老鼠,教师扮演猫。游戏开始,幼儿边唱歌边作相应的动作。唱到“上灯台时,“老鼠”爬上椅子,唱到最后一句时,从椅子上跳下来,在地上做各种滚翻动作,这时,“猫”去抓“老鼠”。